自1937年創建汽車工業公司后,豐田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,至1999年,它的累計產量突破1億輛,先后超越福特和通用,成為全世界排名第一、以質量著稱的汽車品牌。
就在其產量直線攀升、影響力日益擴大的期間,豐田開始留意韓國現代汽車公司的發展策略。現代汽車自1975年自主設計出第一款“小馬駒”車型后,憑借低成本、低價格的優勢,實現了爆炸式成長,至1993年,已躋身世界暢銷品牌汽車的前列。身為亞洲品牌汽車業的龍頭老大,豐田汽車對異軍突起的現代汽車格外關注,一直注意觀察這個緊追自己的、競爭對手的市場表現。
1999年,豐田偷偷的拆解了一臺現代汽車,將每個零件的品質和價格與豐田汽車的零件做了全面比較。看到分析報告,時任豐田總裁的渡邊捷昭嚇了一跳,他萬萬沒想到,創業不到20年的現代汽車,已在裝配和零件質量方面追上豐田,且在某些方面還比豐田擁有更大的優勢。
豐田上下都無法接受這一事實,精明的渡邊決定利用這個機會,向現代汽車學習控制成本、節約費用,推動豐田事業向前邁進。他在公司大會上鄭重的宣讀了比較報告,并充滿危機的說:“原來豐田一直是井底之蛙。”
這以后,渡邊捷昭每到所屬的制造工廠考察,就要告誡工廠的負責人說:“現代汽車很有氣勢,你們要多多學習,拆解現代汽車,看看他們在哪方面比豐田汽車更出色。”各地工廠遵照老板指示,一次又一次的拆卸現代汽車,全方位開展與現代汽車的質量比較活動,啟動一輪又一輪強悍的成本消減工作。
豐田先是推行了著名的“二十一世紀成本競爭力建設”計劃,各地工廠從設計、生產、采購和固定費用等方面入手,將制造零部件的人數和供應鏈盡量向最低標準靠攏,并大力提升零部件生產廠的設備利用率。這讓豐田170個主要零配件的購買成本平均削減了30%,在短短四年內,就節約各類成本費用近一萬億日元。
2004年,豐田再次拆解現代汽車,于次年又實施了一次“原價改善”活動,以系統的理念來對待每個零部件,要求它們更精、更小、構成成分更少,進一步降低采購成本。
通過一系列“手術試”的革命,豐田逐步在成本方面縮小了與現代的差距,并最終確立起自身獨特的優勢,在世界市場贏得更大的競爭力。在過去十年間,豐田在海外的生產基地增加17個,海外產量增加約一倍。同時,他又利用規模優勢,繼續壓低零部件的采購價格,擊敗了一個個競爭對手。
就在豐田為其在成本方面趕超現代而暗自得意時,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:大批消費者抱怨豐田汽車質量下降,其銷售形勢急劇下滑,2008年,既然出現了70年來首次年度虧損。
原來,在瘋狂學習韓國人削減成本后,豐田原先信奉的“質量至上”觀念逐漸被“成本至上”所取代,其賴以為生的質量優勢,逐漸被低成本腐蝕消耗,最后陷入了質量缺陷的泥沼。2009年,豐田因質量問題被迫召回的汽車總數接近一千萬輛,此后,他又接連遭遇了“腳墊門”、“踏板門”和“轉向門”等質量事件,遭受巨大的損失,面臨全球信任危機。
長沙租車網(www.ziyan588.com)摘自《知識窗》